
明式家具中,有大量的大小螭龍紋,為蒼龍教子之義,形態各異,豐富多樣,這在同時期工藝品中是一道奇觀。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螭龍紋呢?觀察螭龍紋與什么寓意的紋飾圖案組合一起,可以理解它的使用意圖。
教子紋飾與新婚紋飾
在某些家具上,螭龍紋與麒麟紋、鳳紋、鸞鳳紋、喜鵲紋、鴛鴦紋等組成一組圖案。而那些紋飾圖案均明確與婚慶器物相關;其二是在某些大小螭龍之中,交織雕有麒麟送子紋,即教子紋中有祈子圖案,祈子與教子共生于一個紋飾圖案上。
在傳統婚嫁活動中,祈子與教子讀書、科考中舉、金榜題名的祝愿是同一系列、相互聯系的主題。婚慶中有各類表達這些主題的活動。
漢唐以來,漢族各地就有結婚時“撒帳”的風俗,即新婚之夜,新人對拜坐床后,由挑選“好命”婦人向床帳內新婚夫婦身上撒五色彩果,以使新婚夫婦感應拋撒物的“生殖力量”而生子。
唱撒帳歌也是幾百年來婚慶時常見的活動,即在撒帳時唱一些順口溜式的吉祥祝福歌曲。散落在歷史風煙中的撒帳歌詞最能明確表明婚慶活動中祈求子嗣、教子讀書、科考得中的社會心理。元代戲曲《裴度還帶》里有段撒帳歌云:
再撒南方丙丁火,養的孩兒恰似我;狀元走入房中去,趕的新人沒處躲。
近代民間流行的倒十撒帳詞云:
十年窗下,九載苦讀,八百教者,七篇文章,六國丞相,五堂魁首,四時如意,三元及第,兩朵金花,頭名狀元在你家。
還有撒帳詞曰:
一撒天門開耶,喜呀!天官賜福來。喜呀!二撒地門開耶,喜呀!地官送子來。喜呀!送子不送凡間子呃,喜呀!單送文曲星來。喜呀!文一對耶,喜呀!武一雙,喜呀!文武雙雙狀元郎。喜呀!
撒帳歌中常見此類文字:“夫妻生活甜如蜜,早得貴子狀元兒”。“金玉滿堂福祿壽,來年定得狀元兒”。“老君送來麒麟子,明年生得狀元兒。”這些明確的文字是婚事中,求子、教子、科考求祿社會觀念的最明確的詮釋。
明清日常生活用具中,此類觀念圖案也有體現。明代大量銅鏡紋飾圖案多以多子、科舉及第、長壽為題材。一方面反映了國家對科舉考試的重視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愿望。銅鏡紋飾圖案從內容上可分成以下兩種:一是科舉類,主要有“狀元及第”、“連進三元”、“慶元及第”紋飾等。二是多子、福壽、喜慶類,主要有“九世同居”、“長命富貴”、“百壽團圓”紋飾等。(蘇強:《明代銅鏡概述》,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》,2012年第4期。)
銅鏡是古代嫁妝的必備物,其上多子、科舉中第內容與陪嫁品的結合,同樣反映了科舉制下的結婚時祈子、教子的觀念。
在明清各類器物和版畫上,狀元及第圖中常有孩童形象,中間的人物騎著高頭大馬,上舉冠蓋,表示得中狀元,另外的孩子手持如意、喜報以示慶賀。而這個騎馬中狀元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一個孩子形象。這些把祈子、教子、科舉祈祿寓意完整地聯系在一起的器物,就是結婚時使用的。
這種狀元郎騎著高頭大馬的圖案,過去的解讀基本是止步于這是狀元及第場面,這個器物作何使用,就少有人論及了。
筆者認為麒麟紋、百子圖、蒼龍教子紋、魚化龍紋、狀元及第紋是一組完整的、相互關聯的社會觀念圖案,意為祝愿得子、教子讀書、科舉及第,它們是婚嫁時用品上常見的圖案。還可以得出一個更為廣泛的結論,凡帶有狀元及第、連中三元、魁星踢斗、五子登科、帶子上朝、燕山五子、十八學士一類圖案的竹木牙角器、漆器、瓷器、玉器等均為婚嫁時制作使用。
在婚嫁之時,家具紋飾上表達祈子、教子、讀書、科舉、祈祿愿望。成為當時的風尚。這是傳統家庭的一條觀念鏈和視覺表達鏈。
許多黃花梨螭龍鸞鳳喜鵲紋架子床,可以說明婚嫁與教子觀念的關系。架子床門楣子絳環板透雕喜鵲登枝紋,表達婚慶之喜。掛檐絳環板上透雕鸞鳳呈祥紋和透雕喜鵲登梅紋。床圍子斗簇四合如意紋中間為螭龍紋。高束腰、前牙板上雕螭龍紋。這些螭龍紋的寓意均為蒼龍教子。
這個架子床的紋飾分別為喜鵲登枝、龍鳳呈祥、蒼龍教子,它們組合一起表達了這樣的敘事,即在婚慶之際,祝福夫妻生活和美,教子成才,望子成龍。這種敘事在明式家具上是最常見、最通行的形式。
相關閱讀:
張輝:明式家具的螭龍紋與科舉制度(二)
作者簡介:

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藝術紅木家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、明清家具研究學者張輝
張輝,畢業于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,先后任職河北省博物館、河北教育出版社。1994年后,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劃組稿編輯,并創建北京紫都苑圖書發行公司。著有《曾國藩之謎》(經濟日報出版社),整理《曾國藩全集》(中國致公出版社)、《中國通史》(中國檔案出版社)、《中國名畫全集》(京華出版社)、《古董收藏價格書系》(遠方出版社)等著作。從2000年開始,從事明清家具、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,現為三家專業藝術媒體專欄作家。將考古學、人類學、圖像學、歷史學之方法論引入家具研究。2017年出版《明式家具圖案研究》(故宮出版社)。
(來源:第五十三期《品牌紅木》 張輝∕文)
